高台县合黎镇五一村五四村农村环境
整治项目实施方案
一、现状分析
(一)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
该项目涉及五一村、五四村,位于高台县北部,镇政府以东,共有村民小组16个、1072户2823人,其中男性1428人、女性1395人,贫困户15户35人。南邻黑河,北邻合黎山,整个地势较为平坦,北高南低,耕地主要分布在黑河沿岸,张罗公路以南北,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光热充足,气候属温带大陆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干热。平均海拔高度1200米。农田灌溉主要是黑河水和井水。
2.经济状况
2019年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30元,较2018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290元,农民收入主要来源是农作物收入及外出务工收入。
3.基础设施
境内交通条件优越,张罗公路贯穿全境。村庄内串组路的长度达到15公里,已硬化11公里。管辖范围内配备垃圾斗36个,向农户配发垃圾桶640个。
4.环境状况
结合开展的“全域无垃圾”行动和镇上“每月逢5”清扫制度,在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公寓楼住户污水排放设施不健全、不完善,跟不上住户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生活污水排放按人日均产生60L来计算,项目村住户1072户,2823人,日排放污水量169.4t/d。
(二)主要问题
1.生活污水污染严重
污水处理站虽然在运行,但是已运行多年且设备老化、管道破损严重,其处理后的水不符合污水排放要求,况且污水处理站排放口末端离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较近,地下水位过高,排出水少,地下水渗出多,始终存在积水易形成坑塘,处理后排放的水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2.环保意识薄弱
公寓楼住户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落后,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不够。住户对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的认知,对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带来的环境危害认识不足,乱倒、乱排现象仍比较严重。
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合黎镇农村环境整治项目,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维新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担负起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政治责任,坚决彻底整治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和自然生态系统安全,建立合黎镇污水收集处理长效机制,促进合黎镇环境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二)主要原则
(1)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农村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问题成因复杂,必须分清轻重缓急,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和资金集中投入,力求较短时间内有效解决本镇生活污水处理突出问题,改善村庄环境状况,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环境整治工作要从合黎镇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结构特点出发,因地制宜采取适合解决本镇的生活污水突出环境问题的对策和措施,环境治理工程设计要便于操作。
(3)循序渐进、立足长效
农村环境改善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合黎镇农村污水治理要在完善环保基础设施配置的基础上,要立足长效,建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机制体制,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
(4)政府主导、群众参与
镇政府成立项目推进工作小组,有关领导和村干部具体负责生活污水整治项目建设的推进实施。逐步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环保意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全社会参与生活污水整治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治理目标
通过实施合黎镇农村环境整治项目,使最为突出的生活污水问题得到解决,周边污水乱排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主要建设任务及资金来源
(1)污水管网建设
结合本村实际,将合黎镇五一村污水管网与五二村污水管网相接,纳入城区管网统一处理。根据现场勘查需建设排污管网1.66公里,修建检查井42个,提升泵站2座;将五四村污水管网与五三村污水管网相接,纳入城区管网统一处理,根据现场勘查需建设排污管网0.598公里,修建检查井15个。
(2)资金来源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1.31万元,其中:省级资金60万元,剩余资金由地方配套。
计划投资61.31万元完成2.258公里的排污管网建设,修建检查井57个,提升泵站2座。
五、工作计划与效益分析
(一)工作计划
1.成立机构,制定方案(2020年12月—2021年1月)。成立合黎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领导小组,深入调研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
2.组织实施(2021年2月-2021年5月)。进行招投标及项目实施。
3.检查验收(2021年6月)。项目建设结束后,认真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措施和长效机制,迎接检查验收。
(二)效益分析
1.生态环境效益
通过此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实施,合黎镇生活污水处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使该镇生活污水收集不畅、污染严重的问题得以解决,有效降低农村生活污水对周边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2.社会效益
通过综合整治,该镇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彻底清除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倡导文明乡风和绿色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增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3.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该镇污水可循环利用部分得以更好的实现资源化利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活污水污染问题,改善小区和农村人居环境,同时也减轻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为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开展,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环保站、湿地保护站和相关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环保站,并由专门人员负责办公室日常文件资料的整理工作。
(二)健全制度
对项目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公示制、审计制等制度,做到规范、高效管理,确保项目规范实施。
1.项目法人制。项目承担单位履行项目法人责任,对项目投资建设负责。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管理,进行项目实施组织、项目工期和质量管理、资金使用等。
2.招投标制。项目的实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法》等要求和规定,在高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招标。
3.公示制。镇政府和村委会对项目基本情况采取公示制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项目开工前,在项目区张贴公告,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4.资金报账制。认真执行《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严格项目审批、招投标及资金管理、拨付等财务制度;切实做到资金与工程建设进度相互协调,确保专款专用,有效发挥专项资金作用。镇政府根据项目进展,凭合法有效支出凭证提出报账申请,经市生态环境局高台分局审核、县财政局复核后支付项目中标方。镇政府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专项资金审计,报账资金使用规范合理。
(三)宣传教育
充分调动工作小组成员的能动作用,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和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村民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气氛,切实提升广大农户的环保意识,培养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附件:高台县合黎镇五一村五四村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概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