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台县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
和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0年8月7日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孟越祖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关于高台县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现在,全县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已汇编完成,并经省财政厅确认。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县人大常委会提交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请予审查。同时,将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作简要报告。
一、2019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9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县财税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收入组织力度,不断强化支出管理,着力支持经济发展,努力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财政决算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收入:完成22435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6.05%,同比增长12.1%。分项目完成情况是:
⑴税收收入完成9294万元,占变动预算的86.02%,下降20.84%。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增值税3639万元,占变动预算的85.22%,下降21.61%;
企业所得税772万元,占变动预算的76.44%,下降33.16%;
城市维护建设税570万元,占变动预算的91.2%,下降22.55%;
房产税591万元,占变动预算的98.5%,下降14.35%;
城镇土地使用税1640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13.42%,增长4.73%;
车船税760万元,占变动预算的95%,增长2.29%;
契税426万元,占变动预算的60.86%,下降34.36%。
⑵非税收入完成13141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26.95%,增长22.62%。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专项收入1131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17.69%,下降4.15%;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005万元,占变动预算的97.57%,下降11.84%;
罚没收入2135万元,占变动预算的82.12%,下降21.36%;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8336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58.48%,增长80.9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435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40369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1148万元、调入资金976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45万元后,决算总收入177773万元。
支出:年初预算114531万元,加预算执行中的上级补助、调入资金、债券转贷收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调整因素59779万元后,决算支出174310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0.11%。主要项目执行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111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下降22.71%;
公共安全支出4021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下降39.12%;
教育支出30488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11.09%;
科学技术支出1170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1.3%;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271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41.2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276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11.21%;
卫生健康支出16796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1.42%;
节能环保支出12601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下降47.91%;
城乡社区支出6565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下降37.11%;
农林水支出41496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55.09%;
交通运输支出2177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8.42%;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860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下降39.05%;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63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下降36.01%;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177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下降52.98%;
住房保障支出8879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64.46%;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96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33.94%;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153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2253.06%;
债务付息支出2014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14.95%;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2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20%;
其他支出684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下降76.79%。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4310万元,加上解支出2183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80万元后,决算总支出177773万元。
平衡情况: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收入:完成6615万元,占预算的232.35%,增长143.2%,加上级补助收入1222万元、债券转贷收入20000万元后,决算总收入27837万元。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292万元,占预算的239.34%,增长133.6%;
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248万元,占预算的1127.27%,增长217.95%;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663万元,占预算的243.78%,增长169.8%;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06万元,占预算的89.57%,下降22.85%;
污水处理费收入206万元,占预算的137.33%,增长36.42%。
支出:年初预算2975万元,加预算执行中的收入超收、上级补助、债券转贷收入等调整因素24626万元后,变动预算为27601万元。决算支出27601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89.06%。主要项目执行情况是: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10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34.15%;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4453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下降60.81%;
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292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133.6%;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206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下降22.85%;
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192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下降83.32%;
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18000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
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2000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
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1092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61.78%;
债务付息支出1188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增长58.82%。
政府性基金支出27601万元,加调出资金236万元后,决算总支出27837万元。
平衡情况: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0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收入:完成18549万元,占预算的82.18%,下降10.41%。分项目收入情况是: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5494万元,占预算的84.1%,下降5.75%;
生育保险基金299万元,占预算的97.08%,增长12.83%;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566万元,占预算的103.94%,增长1.22%;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7190万元,占预算的69.3%,下降21.09%。
支出:完成16934万元,占预算的80.82%,下降5.52%。分项目支出情况是: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775万元,占预算的79.79%,下降16.5%;
生育保险基金93万元,占预算的71.54%,下降15.45%;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569万元,占预算的104.43%,增长4.68%;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7497万元,占预算的69.67%,下降5.96%。
平衡情况:收支相抵,社保基金当年结余161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7858万元,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8583万元,生育保险基金109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73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5443万元。
(二)预备费使用情况
预备费年初预算1000万元,全部用于难以预见的业务经费和人员经费开支,其中:重点大额支出有高阿路建管处公路建设工程森林植被恢复费120.47万元、教育局班主任津贴114.45万元、巡察办2019年巡视巡察联动专项经费81.2万元、卫健局基本医疗有保障冲刺清零任务设备采购费80万元、武警中队“智慧磐石”工程经费76万元、自然资源局2018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复垦项目投资资金65万元、政法委综治信息平台运行经费60万元、应急管理局张掖市应急救援大队危险化学品救援中队进驻盐池化工园区服务费50万元。
(三)经批准举借债务情况
2018年年底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9349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60337万元,专项债务33154万元,加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31148万元,减其他方式化解债务本金184万元,截止2019年年底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2445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71306万元,专项债务53149万元。省财政厅核定2019年全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4315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76356万元,专项债务66794万元,未突破省财政厅核定限额。
截止2018年年底全县政府隐性债务余额为70604万元,2019年计划偿还3892万元,实际偿还4221万元,占计划的108%,2019年年底余额为66383万元。
(四)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争取和安排资金2520万元,重点支持道路交通、科技馆等建设项目,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提升了城市文化品味;争取和安排资金6900万元,重点支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及基础设施、山水林田湖草、备用水源地等建设项目,有效保护和改善了全县生态人居环境;争取和安排资金2500万元,专项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产业聚集力、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全县招商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争取和安排资金28482万元,大力支持现代农业、水利、林业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争取和安排资金20398万元,实施了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有效解决了城镇中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改善了居住环境,积极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争取和安排资金1803万元,实施了义务教育改薄和学前教育建设项目,办学条件和质量稳步提升,缩小了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争取和安排资金621万元,实施了炉烟炕烟治理项目,推动农村散煤替代,减少煤炭使用量,使全县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争取和安排扶贫专项资金3773万元,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1800万元,从培育富民产业、健全服务体系、提升能力素质等方面着手,聚合各级资金和力量,加快贫困户脱贫增收致富步伐。
二是重点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小微企业税收支持力度,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坚决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加强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监管;积极支持污染防治,加大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投入力度。切实兜牢“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底线,完善和落实稳就业政策措施,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提高基本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强化民生政策托底,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三是绩效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按照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总体要求,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了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有力推动了全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专项扶贫等部分重点项目开展了财政重点评价,对县属预算单位编报的2020年部门预算绩效目标进行全面审核,并随同部门预算同步批复公开,建立了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和绩效目标跟踪机制,对各级各类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目标执行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全过程、全覆盖动态监控预警,保障了扶贫资金安全、高效、精准使用。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初步实现了预算单位由重资金争取、重过程管理向重支出责任、重产出和结果的观念转变,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为目标、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念正在逐步形成,营造了“讲绩效、用绩效、比绩效”的良好氛围。
四是投资评审工作扎实开展。为实现科学规范理财、提高资金使用绩效,2019年对一中教学综合楼及附属工程、新建南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小区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道路工程等12个项目探索性开展了财政投资(预算)评审工作,总计送审预算金额8423万元,审定预算金额8057万元,综合核减率4.35%。通过项目投资评审,将工程设计、定额造价等工程技术引入到财政管理工作,有效弥补了财政监管手段的不足,进一步提升了项目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准确性,既为财政支出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合理、量化的投资参考,也为后续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全面推开总结了工作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2019年财政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资金争取工作成效显著。累计落实各类项目补助资金7.55亿元,新增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0.85亿元,地方政府新增债券3.11亿元,有效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在坚持抓争取资金的同时,加快资金调度,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43亿元,增长0.11%。二是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从严控制差旅费、公务接待费等一般性支出,全力保障“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财政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投入达到14.7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4.8%,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强化。三是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牢固树立政府债务底线思维和信用意识,严格按照年度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计划确保完成当年化解任务,年末债务余额控制在省政府核定的债务限额之内。建立健全“借、用、还”相统一的债务管理机制,完善跨部门联合监测和防控制度,坚决遏制增量债务,高度关注隐性债务,积极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避免防止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四是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完善预算定员定额体系,预算编制更加细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断深化,电子化支付试点成功上线运行;全面深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电子化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持续推进;加强政府采购监管,采购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稳步开展,财政资金更加规范、安全、有效运行;坚持财政“大监督”理念,切实加大外部监督和内部控制力度。
三、2019年财政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税收支柱财源严重匮乏。全县年纳税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有两家,分别是宇阳建筑1651万元,农商银行1609万元;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仅有13家,累计缴纳税款4483万元,只占到税收收入总额的20.77%,目前还暂未形成长期、稳定、上规模的财源体系。二是财政收入质量大幅下滑。地方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过分依赖于非税收入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仅为41.43%,比2018年下降近11个百分点,虽然财政收入按变动预算数超额完成任务,但县级实得财力逐年削弱。三是财政收支矛盾逐年突出。由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收乏力,财政刚性支出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年底形成财力缺口2.84亿元,再加上财政暂付款1.5亿元,全县隐性财政赤字规模高达4.34亿元,财政运转矛盾逐年扩大。四是债券付息压力不断加剧。争取政府债券是目前地方政府发展社会经济唯一合法的举债手段,但随着争取债券的规模逐年累计扩大,仅每年付息就给县级财政运转带来巨大困难,2019年共支付以往年度债券利息3202万元,占当年大口径财政收入4.1亿元的7.81%,而且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幅。五是资金调度困难持续加大。为保证县级财政正常运转,确保各项财政支出应支尽支,省财政厅对我县超调资金累计已达3.25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16.11%,资金调度困难进一步加剧。
四、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836万元,占年初预算的37.5%,同比下降32.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09480万元,占变动预算的78.87%,同比增长4.39%。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完成2153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69%,增长42.87%;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完成13827万元,占变动预算的69.9%,增长49%。
(一)多措并举强税基,强化收入组织工作
全面落实减税降费、财政贴息、减免房租、缓缴社保费等防疫情促经济各项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财源培植的首要举措,夯实全县财源建设基础。加强财税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充分发挥综合治税平台作用,强化稽查检查工作,切实堵塞漏洞,挖掘增收潜力,依法依规应收尽收。
(二)全力以赴抓项目,资金争取成效明显
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性住房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示范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累计争取项目补助资金4.81亿元,政府债券资金1.89亿元,有效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和债务风险。
(三)优化结构抓支出,重点支出足额到位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全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全力保障疫情防控资金需求,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较高、均衡性好,有效保障了各项重点支出需要。
(四)深化改革抓管理,理财水平大力提升
积极稳妥推进财政各项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不断完善预算制度建设,强化预算约束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细化预算公开内容;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做好隐性债务化解工作;不断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全面启动,资金管理使用制度日趋完善。
(五)加强监督抓规范,资金运行安全有效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坚持新“财政监督”理念,以加强财税监督、推进绩效评价、深化会计监督、强化内部控制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切实加大外部监督和内部控制力度,实现监督与绩效管理的有机结合,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适应新“财政监督”要求,重点开展了财会监督、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扶贫资金专项检查、财政监督检查等工作。通过检查实现了提高财政监管效果,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确保财政资金规范有效运行的目的。
总体来看,全县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预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收支矛盾逐年加剧,财政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支撑的能力逐步弱化;二是财源基础薄弱,后续财源不足,受经济下行、减税降费、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税收收入增幅空间进一步收窄;三是部分预算单位项目推进缓慢导致专项资金无法及时拨付形成实物工作量,影响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均衡性;四是政府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债券还本负息压力不断加大,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非常艰巨。
下半年,我们将密切跟踪财税经济运行形势,深入分析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收入形势研判水平和应对能力,努力增收节支,全力支持重点项目,持续推进财政重点改革步伐,尽最大努力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主动争项目,着力培育壮大财源
强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把新增财政赤字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和其他地方政府债券及项目资金争取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支持工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主动配合相关部门谋划争取一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大项目,争取实施一批符合产业政策、符合投资导向的好项目,不断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夯实财源建设基础。
(二)精耕细作抓征管,努力完成收入任务
加强财税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强化信息共享,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加大税收专项检查清理和税务稽查力度,不断提高征管质量和水平。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加大征缴力度,努力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三)厉行节约保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格预算编制执行,规范经费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全力保障扶贫、疫情防控、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和为民办实事所需资金及全县重点项目支出需要,提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四)开拓创新促改革,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围绕《预算法》改进工作流程,加快支出进度,提高资金支付效率,及时拨付各类重点项目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继续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会计集中核算、政府采购、预算绩效评价、财政投资评审等各项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完善现代财政制度。
(五)务实高效重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牢固树立依法理财意识,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加强与纪委监委、审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财政监督机制,积极推进监督关口前移。加大对强农惠农、疫情防控、民生保障、重点产业等项目资金的监督力度,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今后,我们将在县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财政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认真执行本次常委会的决议,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靠实责任,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高台做出积极贡献!
关于高台县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