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

高台县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情况的报告

字体:【 打印
索引号
620724010/2022-00048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高台县统计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高台县统计局
生成日期
2022-09-22 11:44:56
是否有效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县立足资源优势和“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持续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现将我县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做以下报告:

一、高台县基本情况及产业发展现状

高台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南为祁连山北麓,北为合黎山,两山夹峙,中为绿洲平原,地势南北高。总面积4346.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9.66万亩,全县辖9镇, 9个城镇社区、136个行政村、1005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5.83万人。

丰富的农业资源造就高台县农业大县地位,从地区生产总值构成来看,1988年一二三产占比为49.6:39.6:10.8,农业占比达一半,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5.8:15.5:48.7,三产结构得到较大优化,以农业带动工业,工业延伸第三产业。

二、高台县产业融合发展基本情况

(一)坚持规划先行,完善产业发展机制。立足西北干旱地区绿洲农业发展实际,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打造、规模化发展”思路,按照“两翼带动、五带协同、园区引领、全域推动”的产业发展布局,研究制定了《高台县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构建了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产业为主导,特色产业为补充、戈壁农业为新业态的产业发展结构。细化制定了《高台县现代种业等21项产业强链提质工作计划》、《高台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规划方案,建立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五个一”(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实施方案、一套扶持政策、一套专家团队、一套考核体系)工作机制,稳步有序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二)突出基地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动力。统筹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持续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区建设,统筹推进粮食稳产保供和高效生态农业协调发展。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北山现代畜牧养殖园区建设,作为推动高效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升级行动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统筹推进粮食生产和高效生态农业协调发展。招商引进深圳茂雄、香港文汇、上海特石、前进牧业等规模化龙头企业,建成供港蔬菜、设施西瓜、玉米制种、加工番茄、千亩哈密瓜产业园等8个规模种植基地,以及前进牧业三个6000头奶牛养殖基地、汇欣农牧公司五万头生猪养殖场、光新牧业十万头生猪养殖园等10个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地。

(三)注重产业开发,挖掘产业发展潜能。按照“接二连三”“农头食尾”的发展思路,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县委一号文件、农业项目等扶持政策,引进中湖盐业公司盘活高台番茄酱厂,预计年生产加工番茄2.75万吨、生产番茄酱0.34万吨、实现产值达1870万元,全县培育祁连酒业、中农大康种业、共裕农牧公司等龙头企业58家,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3个。加大农产品加工外销,培育金康脱水、大漠紫光、宏丰蔬菜等农产品加工主体(含合作社、家庭农场)达89家,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和产业链完整度明显提升,实现了补短板与锻长板双向发力,年加工各类农产品3.8万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4.8%。大力支持供港蔬菜、台州设施西瓜、六合生态猪肉等规模以上农产品经销企业,在省内外大中城市建立销售渠道,构建完善了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农产品及企业的影响力、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县农产品产值达2.5亿元,做到农产品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农业产业比较效益和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农业三产业融合和优势互补作用凸显。

(四)狠抓绿色发展,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立足精品定位,按照安全优质并重、增产增效并举、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原则,积极推广应用“五新”技术,推广应用标准化栽培、缓释肥、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新技术15项,引进推广番茄、西甜瓜、茄果类新品种40个,推广配方施肥技术面积45万亩、统防统治面积43万亩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91个、“甘味”农产品8个,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42万亩,打造了祁连传奇葡萄酒、黑番茄、高台辣椒干、胭脂鸡、河西猪等一批名优产品,高台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不断提高。科学制定秸秆置换有机肥、农膜以旧换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扶持政策,在全省率先建成秸秆、尾菜、粪污等生态循环利用项目,探索形成了“畜—沼—菜(粮)”高效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

(五)强化人才培育,增强农业科技支撑。完善校地、院地联合攻关机制,先后与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甘农大等24所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展以高效生态农业为重点的科技联合攻关,为推动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建立了农业研发推广专家团队37名,围绕高效生态农业“绿色、高产、高效、轻简化”等关键技术和课题研究,并依托科研院校的科技资源,推广种苗集约化统繁统供、二氧化碳施肥、槽式袋式基质精简化高效栽培等农机农艺技术10余项,为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支撑。

(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把改革作为农民稳定增收的关键之举,因地制宜探索“三变+”改革路径,全县136个村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完成了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等工作。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机制、资产运营管理等方面指导,实现村级集体资产收入1437万元,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探索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业设施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农村资产交易金额1394万元,经营权和地上附着物抵押担保贷款4.93亿元。稳慎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积极推行“一户一块田、一企一基地”模式,引导农户进行村组内互换并地,土地流转面积达9万亩,农村发展活力得以持续释放。扶持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扶持培育农民合作社635家,构建农企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

(七)实施重点项目,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紧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机遇,加强对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的研究,主动对接全省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计划等政策机遇,积极融入全市现代农业“四个百万工程”和“四个百亿元农业产业”,围绕蔬菜制种草畜产业、仓储冷链物流、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领域,落实项目资金3.2亿元。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认真落实农产品冷藏保鲜库扶持优惠政策,持续推进农产品产地预冷、冷链运输、仓储贮存等流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统筹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资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供港蔬菜基地、玉米制种“五化”基地等示范点建设,农业产业基地的集群规模效应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

三、高台县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做法

(一)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型

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注册资金5109.3万元,固定资产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占地面积99亩。主要从事玉米、向日葵、蔬菜、牧草等农作物优质良种的培育、生产、种植和销售。公司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工业园区,下设行政中心、科研中心、生产中心、质控中心、营销中心等五个中心,公司现有人员28名,其中副高职称以上人员5名,博士3名,专科以上人员占85%以上。

公司主要产品为玉米杂交种,在全县带动种植合作社、农户种植制种玉米1万多亩,增加种植户收入,建成配套设施先进的办公综合大楼、科研中心、标准化检验室;建成1000吨和200吨果穗烘干成套种子生产线各一条;每小时10吨的籽粒烘干成品生产线一条;建成10吨和5吨成品种子生产线各一条;拥有储量钢板仓3600吨、常温库3座、低温库1座,建有30000㎡的晒场1座,公司主要进行农作物种子生产、加工,加工完成后销往黄淮海、西南、西北、东北等区域。

该公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握住我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产业链条完善,标准化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专业合作社带动延伸型

高台县康翠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7月,建成日光温室40座,全自动育苗生产线1处,3360平方米集约化育苗连栋温室1座。合作社种植温室西红柿、草莓、黄瓜等品种,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推进蔬菜产业优质化、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聘请专家指导选种、育秧栽培、田间管理,合作社在县经作站的指导下,先后投资80万元,建成日光温室物联网系统和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各1套,建成集新品种展示、新技术推广的冬季农业示范基地,农作物种植成熟后通过旅游观光、休闲采摘引客,增加收入。

四、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虽然我县主攻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但产业链条不尽完善,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原料出售比重大、深加工程度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二)农业产业融合程度不够高。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产业规模效应、品牌效应不明显,特色产业不特、优势产业不优,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低使得农业产业链较短,农村产业范围较窄,农业附加值不高,农民收入也就得不到有效增加。

(三)带农增收机制还不够健全。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联结机制还不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对小规模经营主体和小农民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大、覆盖面还不够广。

(四)农民增收难度持续加大。当前,农业发展进入调整转型期,农民增收进入了“爬坡期”,受农业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农民增收空间越来越受限。农业产值比重小、农产品原料出售比重大、深加工程度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五、对策建议

(一)加大富民增收产业培育。坚持发展以蔬菜、制种、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和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等区域特色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以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北山现代畜牧养殖园区为目标,着力抓好粮食生产和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稳步扩大玉米制种、供港蔬菜生产、设施西瓜种植等产业基地规模。加快推进甘肃谷满仓现代农业物流园、千亩哈密瓜产业园、前进牧业奶牛产业化养殖基地建设,常态化抓好规模养殖基地疫病防控、扩繁增量等工作。积极推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加大农业“五新”技术推广应用,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升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应,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构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聚焦蔬菜、制种、畜禽优势产业板块,重点依托祁连葡萄酒业、弘昌科胜番茄制品、金康脱水蔬菜、中农大康种业等加工龙头企业,扶持改造升级蔬菜分拣脱水、种子加工包装、番茄精深加工等生产加工装备,支持盘活博峰肥牛公司屠宰加工线,推动农产品加工向高端价值链延伸。依托高台先行种业公司成立高台种子研究院,加强与北京农林科学院、河南现代种业公司等单位开展育种研究合作,加快推进制种产业育繁推一体化进程,带动全县玉米制种企业本地营收稳步增长。招商打造甘肃谷满仓现代农业物流园区,加强农产品品牌打造和营销策划,推进市场流通体系和储运加工布局建设,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促进农村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扶持壮大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拓宽招商渠道,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完善项目跟踪服务,扶持香港文汇、上海特石、前进牧业、共裕农牧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多途径促进涉农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与基地、农户间有效建立起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努力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要继续落实好县委一号文件、农业综合补贴、农牧民奖补等各项惠农政策,优化整合各项产业扶持项目,科学制定更加契合农户发展实际的产业扶持措施,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四)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确权、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工作成果,对新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资产运营等方面的指导,提升农村经济组织的管理效能。完善县镇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体系,扩大质押抵押贷款规模,破解农村发展融资难题。引导农民通过股份合作、委托经营、租赁收购等形式,合理进行土地转让、转包,丰富家庭承包制内涵,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五)建立多元投入保障机制。持续加大财政资金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力度,统筹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快构建多元化投入格局。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实施以奖代补、贴息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加强对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的研究,主动对接全省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计划等政策机遇,谋划实施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蔬菜产业集群项目、玉米制种大县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等重点农业项目,切实以产业链的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提层次、上水平,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