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县林草局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全市“一屏一带一廊一城”生态功能区建设,紧扣“打造红色文化名城,建设绿色生态家园”目标任务,继续秉持“南保水土、北御风沙、中建绿洲”的生态建设思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完成营造林11800亩(其中:人工造林3400亩;森林质量提升8400亩),完成义务植树70万株;完成退化草原修复15000亩。
坚持宣传发动,引领生态保护潮流。坚持把植绿、护绿、爱绿、兴绿贯穿于宣传工作始终,充分利用3.12植树节、6.17荒漠化日等时间节点,广泛宣传植树造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全社会关注生态的忧患意识、改善生态的责任意识、保护生态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2023年,参加义务植树的干部群众达7万余人,栽植各类苗木70万株,尽责率达95%以上。
坚持项目带动,提升国土绿化质量。紧紧把握国家林草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坚持以重点工程带动国土绿化,2023年,全县共完成营造林11800亩,其中:在黑泉镇等地完成森林植被恢复工程造林534亩;在盐池工业园区完成省级财政防沙治沙造林600亩;在各镇(除城关镇)完成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及成片造林1293亩,完成省、市乡村建设示范点绿化14个;在合黎镇七坝村完成北部防护林建设429亩;在南华滩山水河库区周边新植经济林140亩;在小海子水库周边完成水系连通工程绿化175亩;在南华滩自来水厂周边完成重要水源地绿化135亩;在碱泉子林牧业公司完成退化林修复629亩,并在湿地保护区及现有公益林地完成抚育管护7771亩(森林质量提升);在八坝滩完成其他造林94亩,在新坝镇沿山区完成退化草原修复15000亩。将北部防护林建设和南部绿色通道作为义务植树主战场,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完成义务植树70万株。积极申报创建国家森林乡村1个、省级森林小镇1个。
坚持产业培育,推动林草经济发展。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并重,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采取政策扶持、资金帮扶、建点示范等方法,新增特色经济林果2000 亩,新增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3个;培育壮大林草产业基地,重点培育形成以南部绿色通道、甘肃共裕高新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主的优质梨、以甘肃荣升枸杞实业有限公司、甘肃杰达公司为主的枸杞、以高台农耘生态林木专业合作社为主的优质杂果等一批新型林业产业基地,完成各类育苗2630亩、2852万株,其中新育508亩、1021万株,留床2122亩、1831万株。
坚持科技创新,强化林草示范建设。与省市林科院和农林院校合作,共同创建科技示范基地,积极引进林草新技术、新品种,加强林草关键技术研究和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转化应用,大力实施林草科技示范工程,推广林草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种植,为林草生产提供科技示范。至目前,建立共裕、东联、三桥湾等5个县级科技示范点,由5名市县级科技特派员和20名专家服务团成员包挂联系指导;引进丰园红杏、芒果杏、红喜梅等林果新品种6个,栽植面积60亩3200株,引进果树行间地膜覆盖技术等新技术3项;开展技术培训班12场(次),培训示范户及林农骨干150人以上,辐射带动培训林农650人以上,发放林果专业技术小册子150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186人(次)。
坚持依法治林,确保生态资源安全。始终把造林和管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行为。严格实行 “统一审批,限额采伐”制度,推行上门预约审批、林木采伐现场勘验等便民利民制度,林木采伐限额执行率达100%;加强林草防火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宣传媒体,采取制作公益广告、书写宣传标语、设置防火警示牌、发送宣传短信、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森林防火的宣传力度,组建防火队伍3个,配备专兼职护林防火人员40人,加大巡护力度,把火源堵在林区之外;加强林木病虫害检疫防治,开展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37.5万亩,完成苗木调运检疫1760万株,复检苗木2120株,确保了林木资源安全。至目前,截至目前,依法查处各类涉林案件9起(其中向县公安机关移送刑事案件5起、环保部门移送行政案件1起);开展森林草原防火检查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