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政务要闻

【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注入产业融合发展新动力—高台县探索文化旅游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来源: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 婕 张晓红 发布时间:2021-10-19 14∶15
字体:【 打印

红色,是高台的底色,也是高台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根和魂。衬托这夺目底色的,还有高台多彩壁画砖里的魏晋文化,炫彩灯光秀下的西游文化,九曲黄河灯阵里的非遗文化,天青水碧、鳞潜羽翔的湿地文化......

近年来,高台县紧紧围绕打造“红色文化名城”、建设“绿色生态家园”的目标定位,秉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体育为用、医养为本”的融合发展理念,以一个国家级龙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为带动,两个省级示范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黑河湿地生态康养休闲度假区)为协同,三条复合型旅游大廊道(文化+乡村旅游大廊道、红色+生态旅游大廊道、文化+体育旅游大廊道)为联动,四个消费增长极为支撑,不断推动全县文旅康养产业集群走出新路径,带给游客“养心”与“养生”的双重体验。

——精雕载体建设,打造最强“心脏”。高台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建设实施力度。河西红色文化体验景区平整沙荒地20000亩,种植各类景观树种12300亩,并配套建设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西部红色文化影视城主体工程建设完工,高台饭店、红欣学堂已投入运营;新建图书馆、月牙湖公园健身步道、滑冰馆正在施工建设;5座长城烽火台修缮保护项目、羊蹄沟古城修缮加固项目正在招标;汉明长城高台段国家文化公园、骆驼城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正在开展可研评审和初步设计;高台西路军精神核心展示园综合建设项目列入全省“十四五”时期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储备项目;

以黑河湿地生态康养休闲度假区为主导,生态采摘、沙漠户外、峡谷探险等多重体验交互的文体旅融合项目开工建设,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精心培育业态,打开融合“脑洞”。高台县着力在培训教育、节会赛事、体验消费、文艺创作等业态上下功夫,有效延伸文旅产业链条。广泛开展红色研学教育,以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青少年学生为主体的“红色高台 初心忆站”“走老城、忆初心、听故事”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年内累计接待团队1401批次52万余人次;组织开展电影《血战高台》、话剧《血色高台》、长篇小说《雪域红歌》等文艺创作活动18项;

设计开发红色文创、特色手工艺、西游文化等高台特色的旅游产品107种;举办全省红色经典诵读大赛、高台老城音乐节等活动20场次,多业态融合让红色文化“亮”起来,让文艺精品“活”起来,让创意产品“热”起来,推动文旅康养产业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精研旅游线路,打通发展“脉络”。高台县充分利用红色、湿地、沙漠、遗迹等特色资源,以红色旅游、生态观光、户外运动、康养休闲、乡村记忆为主的文旅康养产业链正加速形成。以“红色文化旅游+”为主线,对内打造以红西路军纪念馆、红色记忆博物馆等红色旅游景区为核心,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对外加强与省内知名旅行社、红色旅游景点的深度合作,联合推出以“踏寻总书记足迹”“播撒红色火种,从南梁到高台”等串联高台的全省范围内红色精品线路6条,满足游客差异化需求。

今年以来,甘肃省首发红色旅游专列驶入高台,发布的“建党百年·红色之旅”精品旅游线路15%涉及高台。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市级专业旅游村1个,建成乡村记忆博物馆10个,发展乡村旅游点10处,培树休闲采摘农业点5个,加快推进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休闲农业等融合发展。

——精细管理服务,打破传统“壁垒”。老者,要有所“养”,更要有所“医”。高台县积极探索医养融合发展思路,打造集健康养老、医疗照护、医疗保健为一体的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机构,在高台县养老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内设置医养融合服务中心,派驻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管理服务,确保入住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开展医养结合“陇家福·幸福寓所”创建活动,以乡镇健康教育所为依托,整合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服务站等敬老养老机构职能,建成黑泉镇向阳村、合黎镇六三村等医养结合幸福寓所15个。

全面开展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工作,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同时,旅游景区游客集散中心、酒店宾馆、停车场等公共设施逐步完善,5G智慧旅游系统实现全覆盖,从业人员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持续提升。

回首来时路,这是一座里程碑;展望新征程,这更是一个新起点!

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高台县将抢抓省上打造千亿级文化旅游康养产业的机遇,坚持对内做优做强,对外做大做长,努力把文旅康养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入实施“红色+”工程,着力培育四大旅游产品,促进红色旅游与休闲观光、研学培训、农事体验、户外运动等业态融合发展。主动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以红西路军纪念馆和红色基因传承基地为龙头,开发跨区域精品旅游环线,全力推动全域生态旅游提档升级。依托生态景观、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中医馆、游泳馆、华大养老中心等场馆设施,积极开发健康医养、生态游养、运动休养、中医疗养、药膳食养五大康养产品,努力打造生态康养休闲度假区。坚持内外兼修,加快补齐旅游要素短板,依托乡村民俗、观光农业等发展体验式乡村旅游产业,着力构建“候鸟式”康养产业链,让更多的游客进得来、留得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