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台县黑泉镇进一步优化畜牧产业结构,盘活闲置庭院,鼓励村民利用院落空地、房前屋后等闲置空间与资源发展庭院养殖,因地制宜打造庭院种养产业,让农户的小小庭院“方寸地”变“增收致富园”。
走进黑泉镇镇江村村民袁承武的养殖圈舍,“咩咩”声此起彼伏,养殖户老袁正满脸喜悦地在自家圈舍里给牛羊添草补料,膘肥体壮的羊群和牛儿悠闲地吃着草料。老袁看着“小养殖园”里茁壮成长的一只只雪白的绵羊,笑着说:“以前,好多人家的院子基本荒置着,自从在自家院子搭起这个‘小养殖园’,除了种植自给自足的蔬菜,还养了牲畜,拓宽了增收渠道,真是一举两得。现在我家的小院里养着10多只羊,明年我想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让日子过得更红火点。”
这几年,“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的循环养殖模式近年也流行了起来,在实现“闲地”变“宝地”的同时,黑泉镇为合作社在养殖企业和农户之间搭起了一座联系桥梁,拓展出了一条“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的农牧循环产业发展之路。
记者了解到,黑泉镇黑泉村村民李录荣通过后院闲置空地改建规划搞起了养殖,借助“金牛贷”的利好政策,扩大了养殖规模,引进了50多只能繁母牛。同时利用秋收后自家种植的60亩玉米秸秆为饲料,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从过去的零散养殖、单一种植到现在的规模养殖、双倍增收,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路,日子也越来越红火。“在‘种养结合’的趋势下,我现在养殖场养着160多头西门塔尔牛,和周边多家农户也签订了饲草协议,牧草也不愁,现在养牛有基础、有条件、有政策,我还想把养殖规模再扩大点,这样年底我的收入会在提高一些。”李录荣信心满满地说。
“下一步,我镇将以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依托黑泉镇黑泉村在建的60户标准化集中连片牧光互补养殖小区,持续实施‘示范带动、串点成线、全面推进’总体思路发展‘庭院经济’,形成了‘村村相异、户户不同’的特色庭院经济发展新局面,真正把庭院的‘方寸地’建设成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至目前,黑泉镇已有365户农户从事庭院养殖,年饲养总量达2.3万头(只)。”黑泉镇相关负责人说。
庭院虽小,大有可为。近年来,黑泉镇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增收模式,把发展庭院经济与农民增收致富、人居环境整治、庭院绿化美化、基层治理相结合,让业态繁多的“微经济”催生美丽乡村发生“蝶变”,让“庭院经济”“边角经济”转化成“美丽经济”,“院景”变成致富“钱景”,描绘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