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县情>>历史文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 家乡的变化说不完

来源:解放街小学教师 作者:孙玉文 发布时间:2023-05-06 17∶08
字体:【 打印

我是高台县黑泉镇定平村人,出生于五十年代中后期,今年60岁,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这一历史巨变,见证了我的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衣服的种类、颜色、样式多了。有了线衣、线裤,绒衣、绒裤,毛衣、毛裤,中山装、西装等等。颜色也鲜艳起来,五颜六色都有了。样式那就更不必说了,光是裤子,就有什么喇叭裤、牛仔裤、健美裤、甩裤、筒裤、裙裤等等;什么西服、休闲服、保暖服、羽绒服、羊绒服等等。叫不上名字的服装都应有尽有,从大人到小孩,从男装到女装,只怕你钱少,不怕市上没有。现在,人们早已不自己纺线织布缝衣服了,曾经家家离不开的缝纫机也基本不用了,想买什么衣服到商场去选,不想到商场就在淘宝网上购,坐在家里,手指轻轻一点,不几天,快递小哥就把衣服送上门了。现在,谁家的衣柜里不是“衣满为患”?刚买的新衣服还没穿几次,新的面料、样式的衣服又上市了。这些是每一个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中国人都知道的,就不再细说了。从衣服的极度稀少到今天的过度拥有,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不言而喻。

改革开放后,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粮食渐渐多了。不但自己够吃,还有余粮可以卖钱。种上地,农闲时间还可以打工挣钱,有的人家,妇女在家种地,男子外出打工,一年下来,加上家庭养殖,收入个几万块钱没问题。经济宽裕了,就可以一步步改善生活了。以前很少吃上的大米也能吃上了,白面馍馍也能管饱了,渐渐的,再也不为吃不饱发愁了。虽然早、中、晚还是原来的习惯,但饭菜的种类多了,质量好了。中午吃干的,炒上一两个菜,是很随便的事;煮个鸡蛋,喝个牛奶,也很平常;像现在,鸡肉、猪肉、牛肉、羊肉,都是饭桌上的家常菜。不想做饭了,到商店买些方便食品,或到小饭馆去吃,都行。

至于蔬菜,我的家乡是最早建起温室大棚的,种的蔬菜有韭菜、油菜、菠菜、芹菜、茄子、辣子、西红柿、西葫芦等等。我在家乡教学的时候,基本上不买菜,因为我的左邻右舍都是种大棚的,今天这家给些这个,明天哪家送点那个,有时都吃不完。现在,各种各样的蔬菜一年四季都有,只怕你吃不过来。

吃水就方便多了。原来的老井已废弃不用,家家在院子里打了手压井,吃水不出家门,吃多少,随时能压上来,再也不存水了,也卫生安全了。随着国家“农村人饮用水工程”的实施,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开关一开,清洁、甘甜的自来水哗哗流出,接个管子,就直接流到锅里了。这在四十年前,在农村是打死也不敢想的事情。

自从责任制以后,家家有地,沟边有树,再也不愁没烧的了。粮食作物的秸秆,树上修剪下的枝条,玉米脱完剩下的玉米芯,还有人开了煤厂,想烧什么就烧什么,怎么方便怎么烧。家家盘起了节能灶,冬天架上了烤箱炉,烟筒一接,再也不受烟熏火燎的罪了。现在,液化气灶、电磁炉、电饭锅、电压力锅已经很普及了,做饭简直太方便了。从吃不饱到食物的丰富多样,老百姓谁不说改革开放好?谁不说undefined好?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日子慢慢好起来了,对住房的要求不再是凑合着过。政府也把改善农村住房脏乱破的工作抓在手上了。村委会根据上级党委的要求,对全村宅基地进行了重新规划,划拨出一批空闲地段,修建新的居民点。从1984年开始,定平村经过十年时间,全村95%的人家都修建了新房。新房大都对地基进行了处理,地面以下浇灌混凝土,地面以上砌三到五匹砖,确保基础不潮湿、耐盐碱。至于主墙,有土坯砌的,有一砖到顶的,墙里墙外一律白灰粉刷,门窗使用新式材料,密封、保暖效果好;上房、卧室通通吊顶,地面铺上红砖或瓷砖,屋子既宽敞又明亮。大一些的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房间,再也不跟父母挤在一个炕上睡了。新居民点家家有前院、后院,后门外有建厕所和堆土粪柴草的专用地方,路上的三堆不见了,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笔直、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一排排新居整齐划一,门前有水沟,沟边栽上果树,一到春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们农闲时在树下乘凉休息,享受着党的好政策带来的幸福生活。现在,国家对农村道路实施“村村通”工程,家乡的街道统一进行了硬化,铺上了水泥路,再也不怕刮风下雨了。一部分村民还重新修建了小康房。近几年,村上又建起了小康住宅楼,通上了暖气,一部分经济条件好的人住进了楼房。家乡的人民通过勤劳致富,真正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改革开放后,随着乡亲们生活的逐步富裕初期,大多数人家都购置了畜力小胎车,渐渐地一部分人家买上了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干农活不但省力,效率更是惊人,以前一个冬天干的活,现在一周时间就干完了。走外面办事,开上车,方便多了。如今,人们沟通、出行的方式简直无法言说。从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到语音通话、视频聊天,实现了面对面通话;出行短途坐班车、打出租,方便快捷;长途则实现了立体出行,可多项选择:可以上国道或高速公路坐长途班车,可以坐普快火车、高速列车、飞机,真是达到了一日千里,往返自由。如今,世界变小了,距离没有了,从国内到国外,从天上到地下,无所不能,千里万里,近在咫尺。近几年,党的富民政策鼓起了乡亲们的钱袋子,家家又购买了电动三轮车,平时上地干活、拉运东西非常方便。有的人家还买了小轿车,农闲时全家人短途出游,其乐融融。小康路上的幸福生活真是无法言说。

从穿衣由穿暖到穿好到穿出个性、有品位,追求轻、薄、美丽、保暖、防晒,人们的审美意识由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追求。

从吃饱到吃好到吃出营养,吃的安全健康,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饮食观念有了质的飞跃。从住房能遮风挡雨到宽敞明亮,从平房到楼房,水电暖,厨房餐厅卫生间,功能齐全,人们生活的质量在步步提高。从步行到老牛车到自行车,从拖拉机到公交车到出租车,从家庭小轿车到高速高铁航班,现代化的交通网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从写信到打电话,从微信到视频通话,网络世界让人们的信息沟通得到了最大的满足。现如今,我的家乡早已甩掉了“脏、乱、破”的帽子,以全新的面貌展示着富裕、美丽。我每次回家,都会有一种新的感受。家乡人们的精神面貌变了,人们爱美了,家乡变美了。一排排楼房沿街耸立,一条条水泥路笔直平坦,路两边,太阳能路灯一字排开,文化健身广场上,舞台、健身器材配套齐全,农家书屋全天开放。白天,老人们带着小孙子在广场上玩耍;晚上,妇女们和着优美的广场舞音乐跳着健身舞,喜欢读书的年轻人和小学生则在书屋里享受着精神大餐。人们架上了宽带,用上了智能手机,坐在家中,就能尽览天下事;通过互联网,就能把自己的农产品推销出去。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一系列强农、富农、惠农的政策得到实施,一个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前景正在向我们招手,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逐步提升,我的家乡人民乘上了改革开放的高速列车,正在进入美好生活新时代。相信我的家乡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一定会越来越美丽,我的父老乡亲一定能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