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县情>>历史文化

红沙河戏班

来源:张掖市社科联 作者:任积泉 发布时间:2023-02-09 16∶50
字体:【 打印

早就听说高台县新坝乡红沙河村有个古老的戏班,村里有个古老的习俗:戏班每年腊月三十必登台唱戏,年三十看戏就是村民的“年夜饭”,唱戏看戏在村里经久不衰,但一直没有机会亲自去考察。2013年2月22日,应该村在张掖工作的几位朋友之邀,由我侄子任治国开车,约原七一秦腔剧团板胡演奏家兼作曲田胜举、市委党校蒋兴国硕士、西北师大音乐学院学生田朝一起对这个戏班进行了考察。之后的一段时间,又以电话、约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甄别、研究,终于初步撩开了这个神秘戏班的面纱。

红沙河村是高台县新坝乡西南角一个非常偏僻的村庄。村委会与剧院建在同一个大院里。剧院建的恢宏大气,能容纳500多人看戏。剧院是在明代旧戏台的基础上完全按照过去农村传统戏曲演出的样式建造的。有宽大的后台化妆间和道具陈列间,那些戏班成立之初使用过的衣帽箱、化妆柜、道具架仍然摆放在那里亦或继续使用。村庄距离县城65公里。这里的海拔在2200-2400米之间,每年的十月中旬至次年的四月中旬都属于寒冷的冬季。村庄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南靠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毗邻,西傍马营河(红沙河)与酒泉市屯升乡隔河相望。素有“炊烟绕三县,麦香飘两州”之说。

根据《红沙河村志》记载,远在明朝嘉靖年间,这里就有一个用眉户、秦腔演唱的“泥头戏”戏班。后来由于“泥头戏”表现手法单调,人们就在此基础上将原来的戏班“升级”为由演员直接扮演角色的戏班。到了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本村的一位坐家道台(有官衔但不去上班)陈洪章出资正式组建了比较规范的戏班“三义堂”。光绪十一年(1885年),本村武举人陈洪翔将“三义堂”更名为“忠义堂”并一直沿用到了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戏班的名称屡有变化:1958年戏班起名“红沙河业余剧团”,1966年更名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8年后,又恢复了“红沙河业余剧团”名称。虽然历经艰辛,但这个民间戏班却一直延续至今,目前,戏班仍然有业余演员33人。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16岁。古老的戏班为后人留下了6副清朝以前置办的戏箱;60多本民国以前的剧本,蟒、靠、靴等30多件;手工打制的唢呐、自制的龙头拐杖、打将鞭等道具20多件。

红沙河戏班属集体所有,箱主或团长都从内部德高望重的演员中产生。戏班在村里的演出都是免费的。维持戏班运行的费用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不知从何时起,村里在祁连山深处拥有了一块牧场,这块牧场能放牧200头左右的牛羊,这些牛羊收入的一部分就用在了戏班上;另一个方面是村里乡绅的捐助。这样的捐助有时是自愿的,有时则带有一点强迫的味道:清光绪年间,乡绅陈洪翔计划购买戏箱需要向富家筹260块银圆时,只有一家“小气鬼”不愿出钱,待戏班唱戏时陈就守在戏台前把那家来看戏的大人小孩全挡了回去,无奈的大户人家只好交了几十两银子才算了事。

红沙河村虽地处偏远,但在戏曲人才交流方面却并不保守。他们经常请外地演员来戏班串班演出或请知名“把式”来戏班做指导老师以提高自己的演出水平。如清朝末年陕西艺人杨三保、甘肃天水艺人马大汉,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世纪60年代先后有酒泉艺人大生生、金塔艺人小生生以及本县宣化镇乐善忠义班的著名演员徐发昌、盛正魁、冯良基等都曾受邀来村传授技艺。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时期,从高台城里迁来的移民中有秦腔艺人范进喜、张熊、许惠等人,这批艺人为戏班充实了力量,演出剧目大大增加。戏班经明、清、民国数朝至今500多年的积淀,积累了100多本剧目。据老艺人说,旧时戏班赴外乡外堡唱戏,若封场演出或士绅包场演出,仅《三国》《封神》戏就能各连唱数十天。

(本文作者为张掖市社科联副主席任积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