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县情>>历史文化

高台的农业

来源:高台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作者:王旭忠 发布时间:2022-10-08 14∶43
字体:【 打印

狩猎和采集哪一种职业出现的更早,似乎没有定论,这中间关系到两性的职业特点。实际上,采集并不能算一种职业,充其量是一个工作,还不是经常性的工作,因为这个工作受到季节等气候因素的严格限制。但是当采集发展为农业时,农民就绝对是一种职业,而且是所有职业中最稳定的职业。

高台的农民来自于军人,这是因为高台是军营。中国的历朝历代疆域都比较广阔,苦寒贫瘠遥远的西北一直是帝国的边疆。比西北地区更远的西域也就是到了更晚的清代,才真正进入了帝国的版图,新疆这个名字的含义也说明了这一点。边关遥远让驻守边关成为一件耗资巨大的工作,仅仅粮草等必备物资的供应就足以让一个王朝精疲力竭。于是聪明的朝臣想到了屯田,让驻防士兵自给自足。就这样一批批扛着枪的农民或者说带着锄头的军人来到了边关,来到了西北,来到了高台,成为这片土地上最早的开拓者。

汉唐长达一千年的开垦给高台留下了一片约20万亩的荒原,水断了地荒了人走了,然后重新便成了少数民族的牧场。明朝建立后,重新实行以前的屯田政策,沿着黑河寻找可开垦的土地,农民成为这片土地上重新出现的一个群体。

一群人来到一片陌生土地上,带着背井离乡的痛苦与悲伤,带着军人的血性与责任,带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当然也带着朝廷的资金支持,用刀枪保卫着这里的和平与安详,用锄头建设着这里的繁荣与昌盛。他们来自中原,来自农业技术稳定农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他们的到来,给这里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

在这里开垦土地大面积种植,首要的任务是修筑水渠。水渠的修建是个系统工程,资金支持、人力资源,这些问题除外,仅仅技术支持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要修筑水渠,首先必须了解水流的流向,水量的大小,各个季节的降雨量,而这需要长期大量的观测和大量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的指导,而开挖水渠,又需要了解所经地域的地形地貌,确定渠道的长度宽度和工程量,修建引水口、拦河坝,排放尾水等。等到总渠修筑成功,还要根据灌溉面积修建支渠、斗渠、毛渠等,同样要考虑地势地形坡度等等,还要修建数量众多的水闸。围绕着高台的六条河流,修建的水渠先后有三四十条,至于支渠之类就不可计数了。

修筑水渠的难度,仅仅从当代我们自己所做便可窥豹一斑。我们修建过双丰渠,修建过迎丰渠。修建过西干渠。几乎都是几次上马。抛开资金的问题,人力的问题,技术是个重要的问题。

虽然如此,但这里聚积的是全国之力。有国家的资金支持,有军队这个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加上军营这个人才的宝库,更不要说还有朝廷派遣的专门的水利人才。

在不长的时间里,这里便沃野遍地,沟渠纵横,经济繁荣,人丁兴旺。

但是随着开垦的土地日渐扩大,黑河水资源的分配便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调配,有限的河水得不到有效的运用。尤其是干旱年份,居上游者用水无度,居下游者农田受旱。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镇夷堡廪生阎如岳带领乡民就水利不均事,向巡行地方的陕甘总督绰奇申诉,绰奇不仅未予受理,还将阎如岳收监。但阎如岳多次申诉,终于在雍正二年(1724年)经陕甘总督年羹尧调查确定了黑河水规,以保证镇夷及毛目、双树屯等下游地区的农田灌溉。这个水规(后称黑河均水制度)经不断修订,一直沿用至今。

高台的农作物同河西地区的其他地区一样,以小麦、谷子、玉米为主,加上数量不多的小宗杂粮。如蚕豆(这里叫大豆)、青稞、黄豆(学名叫大豆)、洋芋、水稻、高粱、糜子、荞麦等。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以前,谷子是这里主要农作物之一,农民的日常生活中,谷子脱壳而成的小米也是主要的食物。但是高台同河西其他各县不同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沟渠交织,所以水稻面积较多。这里需要提起的是明朝正统十年(1445年)任镇夷千户所千户的江南下邳(今江苏睢宁)人邹和,是他在任职期间“教民树艺,稻田自和始”(引自《肃州新志》)。一百多年后至万历年间,水稻仍在“高台镇夷种植,亦不甚广”。经过三百年的发展,至清乾隆年间,已是“黑河沿岸举广种稻”(引自《高台县志》)。

还要说到棉花的种植。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江苏常熟人周廉到高台任知县,提倡纺织,召集乡民入县署,亲授纺织技术。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正白旗蒙古吉朗阿佐领下的那逊阿古拉任高台县知县,“潜心实业,教植棉,藉资纺织,俾周廉未尽之功。高民本布畅销,为生产大宗,至今利赖之”(引自《高台县志》)。一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高台的稻米、棉布仍是特产。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上海《申报》记者陈赓雅受报社派遣赴西北考察,在途经甘肃时采访了当时甘肃省主席朱绍良,在朱绍良介绍甘肃经济时就提到了高台的特产——棉花。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和发展,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了农业社的议事日程。由于原来长期的个人经营,土地缺乏统一规划,居民点分散,耕地大致根据地形随高就低,地块狭小,地埂弯曲,随之而来的是水渠弯曲密集,杂乱无章,从而导致土地利用率低。1970年国务院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之后,高台县设立了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制定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以渠系配套和小型水利为中心,以建设条田、改良土壤为重点,以好渠道、好条田、好林带、好道路、好居民点的“五好”为标准,以实现蓄、引、提、排结合,渠路林田配套,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为目的,在春播夏收秋收后的农闲时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经过长达七八年的建设,终于将广大的农村建设成居民集中,农田连片,渠路林田配套,粮食产量稳定的新型农村。而今在高台的乡村中穿行,你会感受到这个当年称之为“平田整地”运动带来的巨大的变化。沿着道路整整齐齐的一望无际的“条田”(条状田地)在林带的护佑下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路边、田间的水渠内细流淙淙,进入居民点,街道平整,屋舍整齐,掩映在房前屋后的树木之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是幸福吗?

有了平整连片的农田,耕作制度的改革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产量低的谷子、水稻种植面积的减少,产量高的玉米成为了高台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进入七十年代,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县的带状种植方法,并开始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十年之后,带状种植成了本县川区占绝对优势的耕作方法和耕作制度。这种耕作方法,利用了农作物生产的时间差、茎干的高度差、根系的深浅差,使光、热、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将一年一熟制改变为一年两熟甚至多熟,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集约化生产,从而推动了河西商品粮基地的建设。高台人真正吃饱饭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最大的作用是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农民有了余粮,心中就有底了,不慌了。于是再开始发展经济,搞养殖,出外打工,其结果是不仅解决了农民的经济困难,肚里有了油水身上穿着体面,更主要的是进而从生活上从心理上让广大的农民有了平等意识、主人翁意识、政治意识。随着新技术的推广,比如地膜覆盖、玉米制种等,我们渐渐发觉,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和精耕细作,确实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形势,不能适应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于是,在政府的引导之下,进行土地流转,开始向现代化的大农业艰难地迈进。

纵观高台农业发展,你会发现,抛开政治的变迁,科学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开渠引水需要科学,需要技术,配置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需要科学技术,进行农田建设需要科学技术,建立新的耕作制度需要科学技术。伟人有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在高台的农业发展中可以清晰地表现出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