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县情>>历史文化

电影与红沙河

来源:骆驼城镇骆驼城村民 作者:陈毅 发布时间:2024-03-29 10∶22
字体:【 打印

1987年,由香港嘉民娱乐有限公司拍摄,香港徐小明执导的电影《海市蜃楼》在香港上映。影片赢得一千六百多万的票房收入,1988年斩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内地上映后,反响不错,并广泛流传。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摄影师唐庭轩跟随着商队,行进在西部荒漠中。经过一条峡谷时,遭遇土匪抢劫, 双方展开殊死搏斗。一时间峡谷里尘土飞扬枪声大作。峡谷上空的尘埃中,出现了海市蜃楼,一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女子骑着骏马翩翩而来。唐庭轩震撼于女子的绝世容颜,慌乱中按下了快门。回到家之后的唐庭轩冲洗出了照片,对女子念念不忘。九死一生,在他来说都不算什么,找到海市蜃楼里的女子,成为他最大的心愿。最终在好友阿毛的帮助下,又一次踏上了传奇之旅。

影片的背景是新疆,粗狂的戈壁,绵延的沙漠,黑纱遮面的女子,无一不展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跟随唐庭轩的脚步,观众可以了解到一些新疆的民俗,比如叼羊大赛,比如葡萄奶茶。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影片的大半镜头都取自甘肃境内,红沙河便是主要取景地。

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然村落,红沙河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这里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有凸起的胡家台子,像一个簸箕,将村子拥在怀中。民间还有凤凰展翅之说,东西两边的山脉是展开的翅膀,南面的雪峰青山就是凤凰的头颅与躯体。《海市蜃楼》开篇便是它们的特写,雪峰与青山,映衬出的是比平时更巍峨壮观的风景。镜头一转,深入村子西边的马营河大峡谷,传奇的故事,便从气势雄浑的峡谷拉开帷幕。红沙河是高台的一个自然村,与酒泉接壤,影片的介绍中把它划归酒泉,算是一个谬误。

摄制组是1986年夏天进驻村子的,大大小小的汽车来了一大串。小山村来了不速之客,一下打破了往日的宁静。人们都走出家门看新鲜,并相互转告,外村外乡的人也被吸引了进来,村子一时热闹非凡。

大概是村子独特的地形与村容非常切合故事背景,取景点遍布各个方位。大峡谷不必说了,是最主要的场景,土匪抢劫,海市蜃楼,都发生在这里。村民陈夏丑的屋子被装饰一新,墙刷成了白色,画上花纹,挂上壁毯,桌子上摆上塑料做的葡萄西瓜,炕上摆些具有西域特色的毡条被褥,俨然就是维吾尔族家庭。院落里面载满了葡萄架,架上挂满了葡萄串(当然也是塑料做的)。走进院来,哪里有原来的味道,分明已经踏上了新疆的土地。十三社原来有一个大庄子,居住的是陈家大户子的人。庄子大门向东开着,大门北侧开了一个洞,阿毛扶着残破的洞口,有一组特写镜头。随着时间的流逝,上述场景现在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唯一能做见证的,是山外林场后面的一段土梁,土梁是用来为汽车助跑的,男二号阿毛驾驶着小汽车从土梁上起步,加速,飞车冲入三百多米深的大峡谷,完成了惊心动魄的一跃。

完成这一跃的是替身陈一言,香港神风特技队队长,骑摩托的技术了得,上山下坡如履平地。叼羊比赛中骑着摩托从天而降,给人荡气回肠的感觉。可惜拍摄飞车跳崖时出了故障。汽车跃入悬崖的一瞬间,他也要跃出汽车,借助保险绳,悬挂在悬崖上。大概是没有掌握好平衡吧,撞击在了悬崖上,多处骨折。当年的《甘肃日报》对此有过简短的报道。

值得一提的还有跟随摄制组立下汗马功劳的三匹高头大马,两匹白的,一匹黑的。据徐小明介绍,其中一匹白马还出演过多部影片,在《奔向荧幕的马中》出演主角。如今老了,脾气极是温顺,演员们都拿它练习骑马的基本功。另外两匹就暴躁多了,加之马的块头太高大,一般人是不敢近前的。男女主演在村子里每天练习骑马技术,骏马矫健的身影走遍了村子的每一条道路。据传古时西域大宛出产天马,千金难求。大宛就是今天的立陶宛,新疆的近邻。影片中出现天马不足为奇,内地是极少有这种马的,块头只有它们的一半大小。见过大世面的天马来到村子,还是被本地大块头的骆驼吓了一跳,喷着响鼻惊恐万状。为了拍摄需要,把它们近距离拴在一起。几天之后,彼此熟悉多了。为了安全,拍摄时特意把卧倒的骆驼的腿绑了起来。唐庭轩骑马从坡上俯冲下来,从骆驼身上一跃而过。这一组镜头拍摄了四五次才算通过,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天马每完成一次拍摄,都要给予奖励,不外是饼干糖果之类的东西。饼干糖果在一九八六年的山村还是稀罕物,他们居然用来喂马,惹得人们一阵唏嘘。

《海市蜃楼》场面比较宏大,自然少不掉要动用当地的资源。村民,骆驼,土种马,都派上了用场。做群众演员给钱,拉马拉骆驼给钱,搬道具也给钱。人们把外出挣钱称为“搞副业”,即意味着主业种地之余的额外收入。摄制组工作了几个月,许多人便利用农闲搞了几个月副业。当时一天只挣几块钱,却已是不菲的收入了。

《海市蜃楼》放映到高台,已是一年以后的事了。

那时各乡都有放映队,在娱乐活动匮乏的年代承担了传播文化的功能。随着家庭电视的逐渐增多,昔日人头攒动的放映场所逐渐冷清。这样的大背景下,《海市蜃楼》还是掀起了一场观看高潮。毕竟它就出现在我们身边,撩动过我们好奇的神经。

因为片源紧张,开始只能在县城影剧院放映。红沙河也有放映队,无奈一时等不来片子。村上组织了社长党员,用班车拉到县城,先睹为快。回来一番渲染,吊足了人们的胃口。不长时间后,影片的拍摄地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作品,热闹一时的事件划上了完满的句号。

后来的中日合拍片《敦煌》也在红沙河取过景,相对于《海市蜃楼》,所占的戏份太少,没有给人留下太深的印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