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县情>>历史文化

高台首任知县萧劼

来源:南华中心学校教师 作者:周东 发布时间:2020-11-09 15∶43
字体:【 打印

高台县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自古被称为“河西锁钥、五郡咽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先秦时期,高台一带就有羌人、乌孙人和月氏人逐水草而居。西汉武帝时,河西走廊纳入汉王朝版图,在今县境设表是县。东晋、十六国时期,高台一带先后为前凉、前秦、后凉、北凉、西凉等割据政权统治。北魏孝文帝时置乐涫县。隋改县为镇,旋废。表氏县隋初亦废。唐武德二年,于乐涫故城置福禄县隶肃州。唐证圣元年(695年)在建康故城置建康军。“安史之乱”后,河西空虚,吐蓄乘虚而入。唐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收复河西四郡归唐,后为回鹘所有。宋时为西夏地。元代属甘州路总管府。明代,设高台、镇夷二守御千户所。清顺治、康熙间因明制,高台、镇夷二所并存。雍正三年(一说是在雍正二年),即公元1725年,废除卫所制,改设府县。高台、镇夷二所合并为高台县,隶属甘州府,治所设今县城地,县名沿用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那么,高台建县以来的第一任知县何许人也? 

据《新纂高台县志》记载:来自山东福山县的萧劼在雍正二年(1724 年)到任高台,雍正五年(1727)年离职,在高台县为官 3 年。雍正三年(1725),高台、镇夷二所合并为高台县,而此时期正是萧劼任职时期。由此可以看出萧劼是高台建县以来的首任知县。 

萧劼(1685-1753),字瑟斋,福山县(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城里村人。康熙五十年(1711年)举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进士,授官知县。

据《福山县志稿》载,“萧劼,瑟斋,程俨长子,坐而端颖。幼时,见制艺文举,能仿为之;及壮,淹贯(深通广晓)经史百家,立品方正。一器一物,措置必端,衣冠必整洁。”萧劼是程严的长子,生来就端正庄重聪颖,幼小时就才华过人,撰写文辞。青壮年便能贯通百家经书史籍,从衣着整洁这一生活小节到为人处事诸方面树立了品行端正的良好典范。“生而端颖”,幼时见书法名家,却能提笔仿之,壮及饱读经史百家,“文誉淹贯”。萧劼为人衣冠整洁,举止大方,谈吐文雅,具有学子士林中长者之风范。年 23 岁取得入庠资格,康熙五十年(1711 年)参加山东乡试辛卯科中第四十五名举人,次年进京会试不第,遂返乡闭门不出,奋发图强,刻苦攻读,备战三年后的下一次会试。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乙未科会试,萧劼再次来到京城,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奋战3场9天,终于荣登黄榜,考取三甲第九十一名进士,授官知县。   

清代,没有入选庶吉士的进士们,被分到六部任主事、知县的官员,不一定马上会得到实职,先要分到各部或各省候补,要等到各部或各省有了空缺,才可以委派上任。候补的时间不定,或长或短,候补期间,只有空衔和资格,但无薪俸,生活自然十分清苦。萧劼虽被任命知县,但并无实缺,并不是正式官员。直到九年后,也就是雍正二年(1724),才被选授到甘肃高台任职。 

高台县地处嘉峪关与甘州府中段,南依祁连,北靠长城,紧临大漠,为兵塞交通要冲,萧劼任职时,高台县虽然已不再是军事防御的边塞重地,但南北两面还是常常遭受来自游牧民族的骚扰和劫掠,军事防御为主的卫所刚刚改建为民政建设为主的府县,一切均为“草创之地”,可以说是百废待兴。高台县当时还是西北大漠骑兵西去嘉峪关之中转兵站,每年要接待过路骑兵七八万人。高台县南部还是少数民族杂居之地,各民族风俗不同,常有摩擦事件发生。萧劼到任高台县后,对民不亢,对官军不卑,处事公允,一时使这个边塞重镇稳定安乐。 

雍正初期,官吏贪污很严重,造成了粮食短缺,国库亏空,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当时官员出现贪污行为,官员俸禄太低,无法养家糊口是一个主要原因。官员为了敛财,自设“耗羡”,从百姓身上搜刮填补私囊。萧劼被任命知县到正式任命为高台知县9年间,并无俸禄,家境十分清苦,生活过得异常困难。到任高台后,并没有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在任上大肆掠夺,相反,他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兴利除弊,做了很多实事,造福一方百姓,为当地民众所拥戴。 

当时,高台境内出产池盐,每年有上千金的盐税收入,而且可以从中抽取10%的金额。当时盐池被知府把持着,新任知府与他同科进士,称年兄,有人劝萧劼把盐池从知府手里争取过来,归县里所有。萧劼不答应,说:“利所在,即害所伏!将焉用此,其以贾祸也。”意为盐池有好处,但是也潜伏着祸害,我怎么能要它来招惹祸害呢?他坚持不要盐池,不与知府争利。这人摇头一笑,讥讽他过于迂腐,书呆子气。两年后,果然如萧劼所言,知府以匿税而被免官,下属知县多受牵连,唯萧劼独脱超然,平安无事。从这件事看,足见其为人正派,为官清廉。 

清初期,高台县为贫困县,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少数民族不知耕种。萧劼引导鼓励他们开垦荒地(“辟草莱”),挖沟修渠,引水浇地(“制开沟洫”),抗旱保收,农业生产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有了保障。萧劼又兴教化,办学校,1725年,将镇夷儒学并入高台儒学,让更多的孩子上学读书,接受教育,这是高台公办教育的开始。 

当时,高台一带游民偷盗成风,官兵多次剿捕,收效甚微。后来,萧劼通过感化,起用了一位武功极好,在黑道白道极有威望,绰号“啸林虎”的侠士任县衙捕头,许多做盗贼的游民闻风自首,金盆洗手成为良民,盗贼绝迹,县内治安秩序好转。

萧劼在任时,体恤老百姓疾苦,关心老百姓生活,爱民如子,在高台也留下了一段佳话。有一天,萧劼微服巡视时,在一家药店遇见一个膀大腰圆的青年正瞪着眼与店伙计大吵。原来这个住在城外王庄的大汉因老娘得了急病前来买药,来时匆忙忘了带钱,店伙计坚持不让他把已经包好的药拿走。他一急,就不顾寒冷脱下棉袄作抵押,要求先拿走这包药。可是店伙计还是不答应,二人就大吵了起来。萧劼见这汉子嘴唇已经冻得发紫,很佩服他的孝心,于是从柜台上拿起棉袄和那包药递给他,说:“老弟,快穿上棉袄,当心冻病。这包药的钱我替你付上,赶快回家照顾老娘吧。”那汉子连声道谢后转身匆匆地走了。午饭后,萧劼又带人给那汉子家里送去两袋粮食,以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萧知县帮穷人买药,在高台县一时传为佳话。 

萧劼为人刚正不阿,厌恶官场阿谀奉迎恶习,在一些事情上不肯攀附奉迎知府,引起知府不满。雍正五年(1727)年,萧劼俸满,因他不肯附奉上级,在京察时被列为不称职官吏。按例还要他在高台继续效力。萧劼自知个性刚直,不会巴结奉迎,所以上书辞官归里。

“及归里,习佳以诗书自娱,课子侄一遵礼法,常以朱文公家训,马援之诫子弟为劝勉。”回家后萧劼最好的习惯是以读书作诗撰文为乐事,陶冶性情,熏陶影响后生,常以朱子家训、马援的诫子弟处世为人的规矩来劝导勉励家人,形成了的良好家风。 

萧劼饱读诗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他的诗文水准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非常可观。为人和蔼可亲,处事公正文静,受到邻里亲戚的爱戴尊敬,“一时,从游之士器度文章皆彬彬可观,处世和雅。” 

萧劼的品行和优良的家庭风尚,给亲戚邻里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受到人们的称颂和尊敬。邻里亲戚如出现纠纷不和打官司的现象,他不用多费口舌便可和解无事,“戚里有争讼者,辄排解之。人多以一言为可否,其见重于士民有如此。”可想便知他是位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长者,邻里纠纷只要由他出面调停,都能息讼,又反映出了他处世公允,公道正派的一面。 

晚年,萧劼主讲于福山宾阳书院,教育培养学生,教育方法、规章制度全部仿照白鹿洞书院遗规,教育福山士子们攻读史籍应对科考,勉励他们走报效国家的正道,在乾隆年间,还与何乐善、王积熙等人主持编修了《福山县志》,成为当时福山有名的乡贤名流。(作者系南华中心学校教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